正在冲刺IPO的莎普爱思,阻碍不少。其主营业务不但对横店集团控股下的优胜美特医药形成较大依赖,更由于优胜美特医药的不断压价,令公司未来发展忧虑重重。
店大欺商
“莎普爱思近年来惊艳的业绩,少不了优胜美特医药的幕后助推。”华南券商某投行人士告诉《机构投资》。
据招股说明书披露,报告期内,优胜美特医药一直位居莎普爱思前五名客户之列。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1-6月,莎普爱思对优胜美特医药的销售额分别为890.84万元、3294.29万元、3538.34万元、3336.96万元。除了2009年度优胜美特医药占其客户销售额排名第二名,其他年度均位居****名。
优胜美特医药这一大客户,占其营业收入的比例整体处于上升趋势。报告期内的三年一期,分别为5.10%、12.09%、11.82%、12.37%。在优胜美特医药的带动下,莎普爱思前五名客户的销售额占其营业收入比重,也在不断攀高。24.49%、34.91%、33.38%、36.32%。
莎普爱思董秘办相关人士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名客户均为经销商,公司不存在向单个客户的销售收入超过公司营业收入的15%的情况。公司各类业务不存在对单一客户或关联方的严重依赖。”
华房基金的投资经理冯文对此指出,“依赖客户应该不能这么看,要看总的营业收入与总的客户数。”
投行界的孙远告诉《机构投资》,“一般来说客户销售额占营业收入10%,不至于严重依赖客户,不过如果其他的都是百分之几,那倒也有嫌疑。”记者注意到,莎普爱思2010-2012年,除了前两名客户超过10%,其他客户均低于6%。
冯文表示,“历年来,就有因为严重依赖客户,而出现IPO被否决的例子。”
“对大客户的依赖,将会影响公司业绩的稳定性。”有注册会计师认为。
如今,莎普爱思依赖大客户已现危机。优胜美特医药凭借其高比重的销售额,不断对莎普爱思压价。2010年莎普爱思对优胜美特医药头孢克肟分散片产品的销售额为3184.28万元,其毛利率为10.60%。到了2011年,该产品毛利率下降到9.02%。
变本加厉
莎普爱思的困境远不止这些。
这不得从三年前双方的一起合作谈起。2008年9月,莎普爱思与优胜美特医药开始合作时,该公司是正方控股的全资子公司。
“莎普爱思必须向优胜美特医药采购原料,才能获得其渠道支持。”接近优胜美特医药的人士表示。
“当时双方签订了总经销协议。”上述人士表示,该协议内容主要是,莎普爱思生产的头孢克肟分散片由优胜美特医药作为****总经销商在国内销售。同时莎普爱思按照高于国家标准的内控质量标准向优胜美特医药购买头孢克肟原料。
双方刚合作3个月,优胜美特医药的股权结构就出现变局。2008年12月,正方控股将所持优胜美特医药100%股权全部转让给优胜美特制药。公开资料显示,优胜美特制药成立于2008年10月,该公司成立时正方控股占37.5%股权,孙汉铭等10名自然人占62.5%股权。
“幸好这一次股权结构的变局,没有影响到双方的后续合作。”上述人士表示,“双方合作仍维持上述协议。”
之后,股权结构变局继续。2009年10月,孙汉铭将其持有的优胜美特制药30%的股权转让给吴炜炜,转让完毕后吴炜炜持有优胜美特制药30%的股权。2010年4月,优胜美特制药的所有股东将100%股权转让给横店集团下属的普洛得邦制药。
“一朝天子一朝臣,并购完成后,普洛得邦制药开始插手莎普爱思。”熟悉普洛得邦制药的人士表示,“双方在原有的合作协议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新要求。”
2010年2月及2012年3月,莎普爱思与优胜美特制药签订委托生产协议,公司委托优胜美特制药生产头孢克肟分散片产品。2010年4月与2012年4月,浙江省药监局出具《药品委托生产批件》同意委托生产。
“在普洛得邦制药的插手下,莎普爱思要获得优胜美特医药的渠道支持,除了原先要向其采购原料,还要把部分生产环节外包给优胜美特制药。”上述人士告诉《机构投资》。
后续合作存疑
普洛得邦制药的目的并非如此简单,在其插手下,莎普爱思向优胜美特医药采购头孢克肟分散片原料的价格,远远高出市场均价。
记者获悉,2009年优胜美特医药对其报价为1711元/公斤。然而,2010年该价格飙升到2672元/公斤,增幅高达56.17%。值得关注的是,2010年恰好是普洛得邦制药入主优胜美特医药。虽然2011年其报价略有下降,但仍在高价运行,为2350元/公斤。
而同期的市场均价如何呢?
据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所的研究报告,2009年1月~2011年5月国内各种不同规格、不同质量标准的头孢克肟原料的市场均价在1500~2100元/公斤之间。
优胜美特医药的报价明显高于市场均价。奇怪的是,莎普爱思愿意继续“被打劫”。2012年3月9日,莎普爱思与优胜美特制药签订,继续委托优胜美特制药生产头孢克肟分散片,合同有效期自浙江药监局批准之日起二年。
“莎普爱思的示好,无疑是想继续抓住这一大客户。”华南投行界某不愿具名的人士表示,“这只是其一厢情愿,双方的后续经销合作并不明朗。”
《机构投资》获悉,双方总经销时间,从2008年10月起至2012年12月止。而其后续经销合作,优胜美特医药尚未表态,仅是表示,“期满后视情况可续签。”
优胜美特医药态度的模糊,其实早有征兆。
横店集团除了控股着优胜美特医药,还控股着一家上市公司普洛股份。2011年,普洛股份的经营业绩一败涂地,营业利润为-1139万元,同比暴跌153.80%。
无奈下,横店集团决定实现医药整体上市。
2月12日普洛股份披露重组预案,拟通过向横店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横店康裕、横店家园化工、横店进出口定向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康裕医药100%股权、康裕生物100%股权、普洛得邦制药100%股权、汉兴医药96%股权及横店进出口拥有的医药进出口业务相关资产。
借此,横店集团下属医药板块将实现整体上市。
通过对这些资产的整合,普洛股份将进一步完善现有产业链,形成从中间体到原料药、成品药,再到医药销售渠道的具有完整产业链的医药生产及销售企业。
“重组将使公司迎来业绩拐点,步入快速增长的轨道。”浙商证券公司研究员程艳华告诉记者。一旦整体上市成功,普洛得邦制药也就不用再像之前那样,遮遮掩掩与普洛股份进行关联交易,双方的合作空间将得到提升。
“届时莎普爱思对其作用,将被架空。”华南一券商人士指出,“莎普爱思其实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
2011年6月2日,莎普爱思与优胜美特医药签订《补充协议》,“自2011年4月1日起,头孢克肟分散片(8片装)产品除通过优胜美特医药对外销售,公司亦可通过其他渠道销售。”
即使如此,在该类产品的销售渠道中,莎普爱思仍然严重依赖优胜美特医药。2011年度,莎普爱思向优胜美特医药销售的头孢克肟分散片占当期该产品总销售收入的比重为85%。2012年上半年,该比重为84%。